第14章 政议

典清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恋上你看书网 www.x630book.com,最快更新穿越之女帝的荣光最新章节!

    荣郁芝进了正殿的门,就看见底下黑压压跪了几个大臣。她直接越过他们拾级而上,坐上台基之上的龙椅,这才温和地朝下面的诸臣笑笑:“众卿平身。”

    跪在首位的那位臣子道:“启禀陛下,臣索绰罗荣顺已拟好政议条目,恭请陛下过目。”

    有内监上前接过荣顺手中的折子,然后疾步走到荣郁芝跟前,把奏折举过顶,递给了荣郁芝。荣郁芝抬手接过,朝奏折上看去。上面足足写了九十五款政议条目,荣郁芝大致扫了一眼,主要是国名、国号、年号的制定,皇室的优待政策,皇权和内阁权力的分配,皇室分封以及皇陵建设等等涉及各个方面的条款,列举得十分细致。

    这时候,一边侍立着的御前小太监上前,把条目副稿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位大臣。大家纷纷打开浏览起来。

    一位大臣看完之后说道:“其他倒可以先放放,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定下国名国号、年号才行。”

    他一说完,包括荣顺与储志琦在内,大家都点头表示赞同。国名是储志琦早就拟好的,“中华帝国”四个字,既代表了国体,又能清楚表明这是中国的国家,大家便一致同意了。

    讨论到国号的时候,一位大臣提议:“陛下乃是靖朝荣氏后裔,该复国号为‘靖’才是。”

    另一位大臣皱眉道:“李大人知道满清国号的由来吗?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满殿寂静。荣郁芝也慢慢沉下脸来。

    “清”这个国号的由来十分简单。因为“靖”这个字属火,而五行之中,水克火,因此当初前朝□□直接就在一块金色帛布上写上“清”这个字,定下了国号。

    那位反对的大臣的意思很明确。清朝的国号就是来克靖朝的,怎么这次推了清又立回靖了呢。

    站在台基下的群臣陷入沉默之中。他们心里涌现了无数的字可以用来作为国号,可谁都不敢提出不用“靖”这个国号转而用自己想的这个。

    荣郁芝也知道清朝国号的由来,她没那么迷信,也不想放弃老祖宗的国号。她等了许久,见大家都不说话,略一思量,便说道:“那国号便复为‘靖’罢。一则,这本就是我荣氏的国号,何必要换。二则,若是换了其他国号,不知情的人必以为朕怕了满清,要换字保国泰民安呢。”

    荣郁芝已经发话,且国号真不是什么定要争论的东西,大家便齐齐下跪行礼:“陛下圣明。”

    “关于年号…”储志琦突然开口,“臣认为,‘明宪’是个不错的年号,犬明定宪法,拥护君王’之意。”

    明宪、明宪,荣郁芝默默念了念,觉得这个年号还不错听,意义也好,就点了点头。底下一帮臣子心知储志琦不能得罪,又见荣郁芝点头,便异口同声夸储志琦心思细巧,取了个极好的年号。

    荣顺站在勤政殿一角的书案前,冷眼看着那群只会跟风,浑然忘了前一刻自己还围着荣顺说要反储的大臣,默默记录下了刚刚定好的国号与年号。随后,他放下笔,朝着荣郁芝说道:“禀陛下,接下来政议的一些条目是皇室优待条件以及内阁权力与皇权的分配。这些…该在内阁建立之后再行商议才是。”

    储志琦不屑地嗤笑一声:“何苦等到内阁建立?今儿就此定下有何不可?”

    荣顺反问道:“听储中堂这话的意思,储中堂可以代表青盟会那边的人下决定了?”

    储志琦一愣,就听荣顺追问道:“还是储中堂以为,自己是梁先生的丈人,就能替梁先生下决定,代表将来统一的内阁了?”

    别人一提起梁岑,储志琦就觉得烦。加上荣顺这咄咄逼人的两问,储志琦只觉得打不上来,暗暗后悔自己让柏存峥先回去了,弄得现在连个能帮忙反驳回去的人都没有。左思右想,储志琦也不知道怎么顶回去,只得说:“荣大人说得没错,是该等内阁建立后再行决定这些问题。”

    荣郁芝在一边静静看着储志琦和荣顺撕.逼,心里暗想,自己事先听储志琦说过,立宪内阁是要等自己登基大典结束,正式即皇帝位之后才会组阁。如今荣顺把这些事推到了内阁上决定,那岂不是又拖延了一些时间…让自己能争取更多的权益了?

    想到这里,荣郁芝不由惊讶地看向荣顺。荣顺感受到了荣郁芝的视线,用尽毕生演技摆出了个真诚无匹的眼神,想要告诉荣郁芝,自己是站在她这边的。

    荣郁芝看着荣顺这样的眼神,感觉有点莫名其妙,难道他不怕储志琦,而是想要站在自己这边吗?

    一边的储志琦看着荣顺和荣郁芝这样眉来眼去,无奈地叹口气。这荣顺作死的习惯真是从小到大都没改过。想当年荣顺才十七岁的时候,拒绝靠恩荫封官,偏说要依靠真才实学去科举。可他虽有文才,但毕竟是个被惯大的公子哥儿,拼实力哪里能比得过自幼苦读的千万普通学子呢。最后出来的成绩果不出众人所料,三甲垫底,估计还是主考官看着洛叙的面子给的。

    不过就算科举名次低,荣顺的仕途还是比当年科举的任何一人都顺当地多。谁让人家是洛叙的儿子呢。做了官之后,荣顺的作死之路就没停下过。洛叙一直宝贝这个儿子,所以听说荣顺又得罪了谁,或是什么差事没办好,他只能无奈地靠着自己的关系替儿子擦屁股。

    就这样,荣顺居然还能当上大学士!

    哼,谁让人家是洛叙的儿子呢。

    储志琦摊手,真可惜,洛叙死了,国家政体也要改变,荣顺恐怕再也不会这么幸运了呢嘿嘿。

    荣顺曾经在满清先帝面前参过储志琦一本。当时储志琦正如日中天,因为这件事被先帝训斥,心里不爽得很。那时洛叙还活着,只是年纪已老,就剩着最后一口气了。洛叙比较会做人,听闻此事后当即要家人把他抬到储志琦府中,拖着病体来替自家儿子跟储志琦道歉。

    储志琦爱记仇是满朝皆知的事情,但是作为一个智商正常的人,他不可能把这个摆在明面上。所以洛叙说了来意后,储志琦立即表示,前领导你放心,令公子这事儿我根本没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没放心上个屁。

    洛叙死了之后,储志琦就各种为难荣顺。虽然说荣顺跟他说不上深仇大恨,甚至恩怨都不及梁岑,但是每次储志琦看见荣顺都觉得眼睛疼,明里暗里总是要针对他一下心理才舒服。

    荣顺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公子哥,储志琦针对他叫他怎么能忍?所以他们两个在洛叙死后,一直处于你来一刀我还一剑针锋相对的境况。

    这就是为什么那些重臣希望推荣顺做反储领袖的原因——毕竟人家本来就有仇,还斗了这么多年呢。反储志琦这种事,不找荣顺找谁?

    但是这场争斗,荣顺总是处于劣势的。因为相比储志琦基本稳定的智商和情商,他自己的智商经常间断性掉线。就比如帮储志琦拟了政议条目,这是他智商上线的时候反复思考做的决定。那时的他清楚的明白,现在和储志琦对着干,基本没啥好事。

    然而就在刚才,他又忽然发觉,不对啊抱谁的大腿不是抱,为什么要找储志琦这个大仇人呢?由于被嚣张至极的储志琦一刺激,他的智商突然掉线,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,他已经反驳了储志琦并且对荣郁芝露出了掐媚的眼神了…

    荣顺瞬间就开始懊恼于刚刚自己愚蠢的决定了。但是话已经说了,媚眼也抛了,他只好无奈地决定,既然要抱荣郁芝的大腿,那就紧紧地抱住吧!

    除了比荣顺自己更了解他的储志琦,旁人都没看出当中的弯弯绕绕。荣郁芝模模糊糊知道荣顺好像出言帮了自己。其他的忠臣则更加一头雾水,已经完全弄不清荣顺到底是哪一派的了。

    荣顺一句话把许多条目都推到内阁决定了,所以剩下要商议的东西便不怎么多了。主要就是皇陵的选择以及荣郁芝家人的册封。

    关于皇陵,最终的决定就是请风水先生找到一处“龙脉”再兴土木建造皇陵。建造皇陵的银款会从皇室优待的岁用里拨出。因为皇室岁用的具体银款还待内阁决定,所以皇陵建造一事的具体事宜又挪到了内阁会议之后决定。

    而至于荣郁芝的家人族人,因为是君主立宪体质,所以也不便大肆分封,只分了荣郁芝家的主系。荣郁芝早年过世的祖父被追封为昌佑皇帝,祖母被追封为孝成皇后,荣郁芝的父亲被封为贤亲王;此外,她的两个哥哥分别被封为贤亲王世子与定西侯。荣郁芝母亲顾氏的爵位倒是有些波折,有些人认为该尊为太后,一些则坚持该封为贤亲王妃与贤亲王比肩。最后还是敲定封顾氏为贤亲王妃。这些分封仪式统一在荣郁芝的登基大典翌日举行。

    就算把好多事项挪到了内阁组建后讨论,那九十五款条目在商定完成之后也已经夕阳西斜了。在整个之后的讨论过程中,荣顺几乎都没说过话。

    因为他一直都没能理解,自己吃饱了撑的抱小女皇的大腿干啥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