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章 国破(上)

乾坤不动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恋上你看书网 www.x630book.com,最快更新惊雷入汉最新章节!

    薛莹回到城防督促众军守城,过了不久倒是有将领前来通报,有人出城!出城的不是旁人,是薛莹的兄长薛珝,而薛珝手中拿的是圣旨,出城的目的自然是找魏人和谈了。薛莹闻言一时没缓过神儿来,气的几乎肺炸!急忙转身进宫去找吴主孙亮,不想竟是见不到。

    “陛下已经休息,薛大人有什么事情明日再来吧。”宫中的太监如此回复薛莹。薛莹没辙,对方是皇上,自己是臣子,还能怎样?第二天一早薛莹又去皇宫,等待早朝,可随之宣出的旨意是今日没有朝会。江东群臣带着奚落的目光彼此笑谈而去,留下薛莹孤单的身影。

    群臣对于薛莹是没有半分好感了,甚至是厌恶。陆抗的事情上就算是众人错了,可也不能一棒子都打死。和着你就是忠臣,我们就是误国的小人?好吧,这口气忍了,可陛下要重启自家的后辈掌权,又是你出来多事,这就没有办法忍了。战争年代军权代表什么?代表一切!

    有了军权你可以横行天下,有了军权你可以任意妄为,有了军权至少你不会受到欺负。群臣为自家讨要兵权的意图薛莹其实心里明镜,但却坚决不给。这是什么时候了?魏国大军已经围住了建业,一旦建业守不住,江东几十年的社稷就算彻底交代了。

    你们那些后辈都是什么货色?平日里随意抨击上级,违命不从,到了关键时刻又是一群孬种。这样的人在国家存亡的危急时刻有了兵权,会上阵杀敌,浴血奋战么?世家大族早就我薛莹为眼中钉,在你们的庇护下,这些后辈们以下犯上,自己的选择还没有陆抗多啊。陆抗不是不能收拾你们,只是为了顾全大局保全战斗力罢了。到了临了还不是几句话就把你们的兵权都下了?

    可这是京师,这是天子脚下,处理人不但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便利条件,更受到城中复杂关系和陛下衡量各方利益的制肘与限制。所以,这些人的兵权绝对不能给,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。其实薛莹隐隐的有些预感,不过却不明确,自己这样做也影响了世家大族们的一个隐秘决定。

    兵权都在薛莹这顽固之人手中,陛下可以妥协但那意思是不打算投降的。这样的情势下世家大族虽然势力盘根错节,可惹怒了陛下和薛莹难免是一个玉石俱焚的结果。换到以往谁家里的部曲家丁乃至奴隶组织起来也是有很大战力的,可连年的征战各大家族的力量早被削弱的不成样子,除了在朝中已然是朋党不坏,可手中的战力却是锐减。没有力量一切都是扯谈,魏军进城了还不知是怎样的情况,府中没有兵力不是任由魏人掳掠么?

    薛莹有所预感却是薛珝给予的,陛下必然是被朝中的群臣轮番劝说给说服了,可人选比薛珝合适的大有人在,偏偏选中了自己的兄长,这背后隐藏的动机便值得怀疑了。

    薛莹随即下了一道命令,没有自己的允许,任何不准入城。没错,不是不准出城,是不允许入城。也就是说,你可以出城去谈判,但是城防在我手中,无论你谈了什么结果,不放你进城,一切自然是徒劳。

    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少人都笑了,薛莹这是累傻了么?你的兄长就在外面的魏**营之中,这命令一下不是把自己的兄长先害死了么?城中的大臣们嘲笑不断,百姓也是觉得这事儿不靠谱,但却是没有心思笑。那些嘲笑人的人还能锦衣玉食,可百姓们却是无衣无粮……

    不久之后薛珝回来了,可是却发现回不了家,入不了城。城上的兵将任凭自己和随从们怎样呼喊都是白搭,都督有令禁止任何人入城。都督?都督就是自己的弟弟薛莹啊!到了这时薛珝也怒了,别人你不放也就罢了,你老哥我也不放了?于是薛珝破口大骂,让薛莹出来。薛莹在一旁了半晌,见老哥喊自己也不躲藏,现身在城楼之上。无论薛珝说什么,薛莹都是四字以对“军令如山”!

    薛珝才城下墨迹了半天,气的暴跳如雷,你军令如山?老子怀里还有皇命呢!是皇命大还是军令大?这个自然不用多说,可薛珝把圣旨拿出来后就傻眼了。这是一封使驻军放行出城的圣旨,关于回城一个字儿都没提……

    这个时候魏军也是得到了消息,王基亲自带着精兵到附近热闹。吴国使臣来谈判的关键点不在于谈的什么,而是通过这一行为说明了吴国内部已经出现的分化和动摇。必然是主张“请和”的势力占据上风,所以才有薛珝的到来。这个环境下魏国胜券在握,城外回援的吴军根本冲不进来,唯一能对魏军造成威胁的蜀军也因为粮草尽毁推走了,魏国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和吴人谈判了。

    谈判,请和,说白了就是一种示意,我们不抵抗了,能不能进来就你的了。

    建业虽然城防坚固,但是兵力并不算多,朝中的势力主张请和,那么进入建业也就是早晚的事儿。因此王基在回信中好言相劝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借古喻今,大肆劝说,不想竟然出了这么个意外——吴国的使臣被吴军阻挡在城外。

    这还不算是意外,城头的吴兵到了魏军于是全城警戒,进入了战备状态。薛珝此时仍然在城下歇斯里地的据理力争,可薛莹已经发出了警告,两三只羽箭射在薛珝脚前土地上,入地颇深。薛珝完全是疯了,自己的弟弟竟然如此对待自己,这让自己颜面何存!?不走,我就不走,血往上涌气往上冲,薛珝拉开架式就是不走,你能把我怎样?

    于是薛珝就死了,连同几个随从一个没留被乱箭射杀!军令如山,国法无情,薛莹睁大眼睛眼含热泪射杀了自己的兄长。

    万籁俱静,城上的吴军,城下的魏人都傻了眼。半晌王基问道:“城头守将不是薛道言么?”身旁的将领咽了口唾液道:“正是,此人是吴人来使的弟弟……”

    “老夫本以为建业唾手可得,想不到尚有如此人物,来要多费一些时日了。”王基一声叹息,颇为遗憾的走了。吴国满朝都是主降,偏偏固守城防的是这么一个固执的家伙,对于国家和皇权死忠,甚至不惜射杀自己的兄长来维护国家的尊严。有这样一个人守在最外围,魏军一时半刻还没有夺取建业的机会。不过却是有了希望,很大的希望。

    随着薛莹“杀兄”一事传开,请和谈判之类的便再没有人提及。不是大家不想提,而是没有办法去提。前车之鉴在哪儿摆着,谁敢去做使者?谁提多半就是谁去。薛莹连自己哥哥都宰了,就算怀揣两份圣旨也是白搭。

    可这事儿还没有结束,薛珝是带着圣命的大臣,却是被薛莹给射杀了,军令如山?国法如山才是!群臣纷纷上奏弹劾薛莹,薛莹有罪,欺君之罪,大逆不道。

    吴主孙亮最初也是错愕,随即又是感叹。诚然自己也希望事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,这种妥协的态度自己是有的,可绝对带不来什么结果。兵临城下,还有什么好谈的?所以孙亮感谢薛莹,不仅不处罚还要封赏,至于死掉的薛珝同样是隆重以待。

    消息一传出来群臣便是不干了,更是汹涌的上书不断的劝谏,有人哭诉,薛莹如此行凶就算不处罚也不应当嘉奖,有了陛下的骄纵今日是薛珝来日说不定是朝中群臣。一来二去之后,孙亮犹豫了,而群臣却是乐了,陛下犹豫就说明薛莹快活到头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