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鲁肃的决择

狂生尔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恋上你看书网 www.x630book.com,最快更新血染三国最新章节!

    临沅城,文居客栈临街的天字一号厢房内,鲁肃,确正细眯着一双眼睛,而打量着窗外这一片繁华的景像。

    他自今年年初的时候,就来到了这临沅城,明面上,鲁肃回绝了苏策的挽留,说是要回淮南去准备与武陵行商贸易的事情,可是实际上,鲁肃确并没有回去,而是一直就居住在这临沅城内。

    眼前的这一分繁华,应该说,确是鲁肃亲眼所见看着他一点一滴的爬上来的,更应该说眼前的这一切,都是他鲁家在背后去支持的,而其中的执行者与决策者,确正是那位坐于太守府内的苏策,苏文昭。

    武陵的落败,其中的源头,应该说就是五溪蛮,只要五溪蛮们不来劫掠,凭着武陵郡的自给自足,虽然可能会很苦,但是,至少,这若大的一个武陵郡,他不会像以前那样的落败,这一点,天下的有识之士几乎内心都知道,如新来投苏策而被苏策任命为武陵郡长史的邓芝如此,而鲁肃,亦是如此。

    而苏策,确正是对症下药,一来到这武陵郡,苏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,入玉壶山,面见五溪蛮王沙大同,蛮王需要粮食以让族人生存下去,而苏生同确是需要武陵郡安定下来,恢复整个武陵郡的原气,好让这若大的一个武陵郡成为苏策的根基所在,所以,苏策上了玉壶山,才会提出一个双方都绝对有利的条件而与沙大同结成联盟,并让五溪蛮永不入侵武陵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就算是拴住了五溪蛮,又解除了武陵郡的最大危机。

    而在如今这种天下流民遍地的情况之下,苏策又祭出了他的另一大杀手锏——粮食。

    苏策,通过淮南鲁家而从江东,淮南,徐州,豫州,交州等这些个很是富足的州郡,收集来足够的粮食,以粮食,再招引流民,以流民,通过以工代赈的手段而重建武陵郡。

    苏策下令宽以仁政,着诸流民均分田地,分发农具,耕牛,粮种,鼓励生产,鼓励生育,提高人口基数。

    只四个月,可以说,没有一个有才学的人来向苏策提供上一条建议,而眼前这所有的一切,确全都是通过苏策的一双手,签属发号出施令,而让底下苏策所招收得来的那些有些才学的寒门士子们,一条条的执行下去。

    可以说,武陵郡的这一切,全都是苏策一个人在主导着,是苏策,他一个人,主导了整个武陵郡的发展和变化。

    而如今,就在二天前,苏策的招贤馆内,得到了武陵郡的第一个大贤,那转眼间平步青云,直入郡府中成为郡中长史的新野邓伯苗。

    这一个兆头说明什么,说明苏策,已经具备了开始吸引天下英才的能力。

    相信,照眼前这种局势再继续发展下去,未来的武陵郡,将会变得更加的强大,而能够吸引来的人才将会变得更多。

    所以,鲁肃犹豫了。

    当今朝庭腐朽,灵帝荒银无道,这一点,几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,再加上诸多天灾不断,百姓苦不堪言。

    而自黄巾之乱以后,这天下大乱,已经是成为一种定局,这一点,天下诸多有识之士,心里也都清楚,而鲁肃,做这为其中的一员,其内心之中也是如明镜一般雪亮的。

    所以,为了鲁家的前程,更为了自己的未来,鲁肃,早在很久以前,就已经在开始结交天下英雄人物及诸多权贵子弟。

    比如,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弟袁术,比如为洛阳令的周异,比如为淮南王室子弟刘晔,比如江东诸多大士族中的顾家,陆家,朱家,孙家等等等等。

    这些个人,在行商当中,鲁肃都凭着个人的才能和魅力而去努力的结交。

    而当初,对于苏策这位突然崛起的武陵太守,鲁肃几乎也是用同样热忱的心态,去结交于他。

    所以,在了解了苏策的起家开始的诸多事情之后,对于苏策说以石煤换取粮食的事情,鲁肃是满口的就答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而如今,武陵大变样了。

    只四五个月间,武陵就已经是完全的大变样了。

    这其中的一点一滴,几乎都是在鲁肃的眼皮子底下在改变的。

    在震惊于眼前这一份恐怖的爆发式发展之余,鲁肃的内心之中,亦是开始犹豫了。

    他能够肯定,若是武陵郡中这一份改变,拿到他鲁肃手上的话,以鲁肃的才智,他会做得比苏策更好也更加的完美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不是最主要的一点,最主要的是,苏策的才能。

    再鲁肃结交的诸多豪门子弟里,比苏策才智手段强无数倍的人,那是大有人在,比如与鲁肃一起,同样名传淮南的刘晔,比如江东顾雍,等等,这些人,他们的才智,皆是天下少有,但是,在鲁肃看来,他们亦是同自己一样,只可为臣,而非人君之主也。

    再如四世三公子弟的袁术,再如名满荆襄的荆州刺史王叡,这些人,一个个也都算是天下知名的名士,可是,在鲁肃的眼中,这些人,确正如那冢中枯骨般,不值一哂,更何论于让他把整个鲁家都压在这种人身上。

    而在苏策的身上,鲁肃发现了一种称之为潜质的东西,亦或者说是称之为野心的东西,这正如相者常说的枭雄之姿,帝王之姿一样。

    一个人,身上所具备的思想,就注定了这个人他的成就和未来的方向。

    如鲁肃这般,他就很清楚的给自己定位在一位合格的谋士位置上,所以,他一直都在寻找着一位英主,准备着投靠。

    而如苏策这种人,在鲁肃看来,他们这种人,与生俱来就俱备着一种潜质,一种成为枭雄的潜质。

    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,无疑,苏策他的种种手段和胸怀,都得到了鲁肃的肯定。而鲁肃也同样明白,此时的苏策身边是没有谋士的,无疑,现在去投靠于苏策,那是最为合适,也是最能得到苏策重视的。

    毕竟雪中送炭,总是锦上添花强的。更何况以苏策对鲁肃的欣赏。

    所以,此时的鲁肃犹豫不决。

    因为,鲁肃他不是一个人,他若是投靠于苏策,那么,在他的身后,整个鲁家都将投靠于苏策,这是一个家族数百人的生死存亡与前路,要走上这种没有回头路可走的道,鲁肃,不得不慎重的考虑。